第一條 為加強內部審計理論研究和實務工作的緊密結合,鼓勵廣大內部審計人員總結交流實踐經驗、探索研究內部審計理論,促進內部審計工作創新發展。根據《中國內部審計協會論文評選辦法》,結合我省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論文評選活動遵循“科學組織、注重創新、嚴格審定、公正評選”的原則。
第三條 甘肅省內部審計協會論文評選工作在省審計廳領導下,由省內部審計協會負責組織進行。其主要職責為:
1.部署評選工作;
2.組織通訊評議和專家審定工作;
3.接受和處理有關異議事項;
4.研究處理評選工作中的其他問題。
第四條 論文評選活動每年組織一次,評選的對象是甘肅省內部審計協會統一布置的年度學術研究論文,包括中國內部審計協會確定的全國理論研究論文和省內部審計協會確定的全省理論研究論文,以及組織評選活動的單位。
第五條 論文評選活動分為選題、推薦、評選、表揚四個階段。
。ㄒ唬┻x題。中國內部審計協會確定的全國理論研究論文主題或甘肅省內部審計協會選定本年度研討論文的主題。
。ǘ┩扑]。各市州內部審計協會、會員單位、內部審計機構在確定的論文題目范圍內開展研討,并組織論文評選活動,從中評選出1至5篇質量較好的論文,在規定時間內推薦到甘肅省內部審計協會。
。ㄈ┰u選。甘肅省內部審計協會組織學術委員會召開評審會議,根據論文評分標準進行初評和綜合評審,確定等級。通過“中國知網學術不端文獻檢測系統”檢測,抄襲率在30%以上的論文將被篩除,不予評定等級。根據論文獲獎結果以及推薦單位的組織情況,可以評選部分組織獎獲獎單位。
。ㄋ模┍頁P。評選結果經省審計廳和省內部審計協會領導審核批準后,以通報形式予以表揚,并向獲得一、二、三等獎的論文作者及獲得組織獎的單位頒發榮譽證書。
第六條 優秀論文應當符合以下條件:
。ㄒ唬└袷揭幏,內容符合題目要求。
。ǘ┚哂幸欢ǖ膭撔滦约艾F實指導意義。
。ㄈ┱擖c明確,論據充分。
。ㄋ模├碚撀撓祵嶋H。
。ㄎ澹┪丛_發表。
。┱撐木唧w要求參照附件。
第七條 論文評分實行百分制,由理論和現實指導意義、論點和論據、創新、規范四部分組成。
。ㄒ唬├碚摵同F實指導意義,滿分為10分。標準是具有很強的理論研究和現實指導意義。
。ǘ┱擖c和論據,滿分為50分。標準是主題明確,論點清晰;論據充分、科學、可靠;分析綜合全面,推論嚴謹,邏輯性強;調研、實驗、設計等方法先進可行;結論準確、嚴密。
。ㄈ﹦撔,滿分為20分。標準是結合實際,并有一定的創造性和新穎性。
。ㄋ模┮幏,滿分為20分。標準是行文流暢,文字表達精煉,引證規范;文章符合邏輯,無語法錯誤;格式符合論文具體要求。
第八條 論文評獎等級分為一、二、三等獎和提名獎。評獎實行不超過參評論文總數的不同比例控制原則:一等獎5%,二等獎15%,三等獎30%,其余50%為提名獎。
第九條 為表揚認真組織論文評選活動的單位,甘肅省內部審計協會根據單位組織評選過程及所推薦論文的獲獎情況,評選組織獎,組織獎按推薦單位的50%評選。
第十條 組織獎應當符合以下條件:
。ㄒ唬┱J真組織評選過程,如實詳細地填寫優秀論文推薦表。
。ǘ┧扑]論文不存在抄襲或已發表等情況,且數量符合要求。
。ㄈ┧扑]論文至少一篇獲獎。
第十一條 任何單位或個人,如發現推薦論文存在剽竊、作假或抄襲等嚴重問題,可在推薦截止之日起30日內,以書面方式向甘肅省內部審計協會提出異議。
提出異議的書面材料應包括異議論文的題目、作者姓名、單位名稱、異議內容,支持異議的具體證據或科學依據,以及提起異議者的真實姓名、工作單位、聯系地址、聯系電話等。不符合上述規定的異議不予受理。
甘肅省內部審計協會負責處理異議,并對提出異議的單位或個人予以保密。
第十二條 本辦法由甘肅省內部審計協會負責解釋。
第十三條 本辦法自2021年3月15日起實施。甘肅省內部審計師協會于2010年1月1日施行的《甘肅省內部審計師協會優秀論文評選辦法》同時廢止。
附件:
論文具體要求
一、字數
論文字數一般控制在4000-8000字。
二、格式
1.論文以標題、作者單位及姓名、內容摘要、關鍵詞、正文、參考文獻為序書寫。
2.題目,3號黑體;作者單位及姓名,4號楷體;內容摘要和關鍵詞,小4號楷體;正文,4號宋體;文中小標題,4號黑體;文稿每頁22行,每行25字,頁碼列于頁面下端居中。
3.參考文獻的數量一般不少于5篇,其標注方法應符合學術規范。
三、參考文獻的相關規范要求
。ㄒ唬﹨⒖嘉墨I總體排序
1.中文文獻(包括中譯文獻)按作者姓氏拼音第一個字母單獨排序。
2.外文文獻按作者姓氏拼音第一個字母單獨排序。
3.同時有中文文獻和外文文獻時,中文文獻排在外文文獻之前。
。ǘ﹨⒖嘉墨I類型
根據GB3469-83《文獻類型與文獻載體代碼》規定,以單字母方式標識:M――專著,C――論文集,N――報紙文章,J――期刊文章,D――學位論文,R――研究報告,S――標準,P――專利;對于專著、論文集中的析出文獻采用單字母“A”標識,其他未說明的文獻類型,采用單字母“Z”標識。
。ㄈ┲形膮⒖嘉墨I的編排格式
中文參考文獻著錄的條目以小于正文的字號編排在文末。其格式為:
1.專著、論文集、學位論文、研究報告――[序號]主要責任者,出版年:文獻題名[文獻類型標識],出版者。
例:[1]項俊波,2002:國家審計法律制度研究[M],中國時代經濟出版社。
2.期刊文章――[序號]主要責任者,年:文獻題名[J],刊名,卷(期),起止頁碼。
例:[4]吳聯生,2002:政府審計機構隸屬關系評價模型[J],審計研究(5),P35-38。
3.報紙文章――[序號]主要責任者,出版日期(版次):文獻題名[N],報紙名。
例:[7]林毅夫,2000-12-25(20):信息產業發展與比較優勢原則[N],中國經濟研究中心簡報。
4.電子文獻――[序號]主要責任者,發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選):電子文獻題名,電子文獻的出版或可獲得地址。
例:[8]吳應先,2007-03-16/2007-05-04:企業內部審計運行機制問題探討,pyciia/Dnews/manage/news/news_show.asp.
5、各種未定型的文獻――[序號]主要責任者,出版年:文獻題名[Z],出版者。
例:[11]李琮,1994:世界經濟百科詞典[Z],經濟科學出版社。
。ㄋ模┳g文參考文獻的編排格式
1.譯文文獻以作者的中文譯名打頭,再接出版年份。
2.出版年份僅注所引文獻中譯本的出版年份。
3.譯文文獻的中文標題。
4.在文獻名后可注明“中譯本”。
例:約翰,1978:《論需求》,中譯本,譯文出版社。
(五)外文參考文獻的編排格式
1.所引文獻為外文原文,不論世界上是否存在該文的中譯本,都可按外文原文文獻處理。
2.以作者姓名原文打頭,姓名必須首字母大寫;姓在前,并用逗號與后面的名隔開;名用縮寫時,必須用實心點標明。
3.出版年份。
4.文獻標題。每個實詞應首字母大寫。如果所引文獻是文章,必須用雙引號括起來,如果是書籍,不用引號。
5.雜志名或出版社。如果是雜志,用斜體表示;如果是出版社,保持正體。
6.第x卷,或刊物期號。
7.以上各項在同一行連續排列,中間用逗號隔開。
例:John,D.,1956,“On Demand”,American Economic Review,Vol.9,Feb.,P15-25.
例:John,D.,1956,On Demand,Oxford Press